小女兒 3 歲,每當跟哥哥吵架時她就會說出:「你是大便!」
即使我們已經教她改用「哥哥請你不要碰我的東西。」這樣的說法,但是她都不願意用這些話來代替,還是堅持要說「你是大便!」
家裡常常充斥著這樣的話語,讓我們覺得很苦惱。
以上是八月教養講座中,一位媽媽的提問。
我告訴這位媽媽,孩子現在覺得「大便」這個詞是有力量的,因為只要講出這個名詞,父母就會有反應。
所以,當你的反應愈明顯、強烈時,等於是增強了孩子的不適當行為,對孩子來說就是「爸媽被我影響了,我是有能力的。」
孩子喜歡這種影響力,當你們的反應愈明顯、強烈時,孩子就愈想使用這個詞,如果想要讓孩子減少使用這個詞,其中一個心理學的方法稱為「消弱」,父母要降低聽到這個詞的反應,當她覺得不好玩、沒效果,就不會再持續這個行為了。
不過,有些狀況父母無法用忽略的方式來消弱,而需要「主動介入」。
像是妹妹常常對 5 歲哥哥說出「你是大便!」哥哥聽了就會回嘴:「我不是大便!」先是言語上的爭吵,再來就是進展到打、抓、捏、掐等肢體衝突。
因為哥哥才 5 歲,沒辦法不被妹妹的話語影響是很正常的,這時候大人就需要介入。
當妹妹對哥哥說出:「你是大便!」時,父母便要立即地、略微大聲地、嚴肅制止說:「停。」
不要讓兩個孩子的負向情緒、吵架的強度一直往上,及時地介入能暫時中斷爭吵與吸引孩子注意力;之後,就要開始設立規則與自然合理的後果。
「在我們家不能罵『大便』,所有人都不行,講了就代表你無法管理好你的嘴巴,你的嘴巴就要暫時被接管,暫時被接管的方式像是:要戴著戴口罩三分鐘不能講話,三分鐘後如果你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就要延長到五分鐘,依此類推。」
建立規則時,要思考到「整體」,不只是設立規則,規則後面還要有「自然且合理的後果」,自然且合理的後果跟「處罰」是不一樣的,在《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一書中有寫處罰與自然合理的後果不同在於,自然合理的後果要符合四 R 條件,這四個條件分別是:
✔️ 相關(Related):
行為和後果之間要有關連性。以上面的情況為例,孩子的行為是罵人,戴口罩與阻止罵人是相關的。
✔️ 尊重(Respectful):
不要帶有責備、羞辱的意思,或是故意讓對方感覺難受。以上面的情況為例,講述規則時就事論事,非語言訊息不要讓孩子是對人,是負向被處罰的。所以執行時,父母也可以在旁邊陪伴孩子練習,讓孩子感受到這是在進行行為控制的學習。
✔️ 合理(Reasonable):
最後的結果對大人或小孩來說,都是合理的。以上面的情況為例,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戴著口罩不說話 3 分鐘是合理的時間。
✔️ 事前告知(Revealed in advance):
先讓孩子知道,如果他選擇某種行為的話,會有什麼後果,或是大人會如何處理。當孩子發生不適當行為時,也會比較甘願接受後果。
我常跟孩子說:「當你無法管理你的嘴巴時,你的嘴巴就要暫時被接管。在社會上也是這樣,你在家裡以外的地方,無法控制你的嘴巴、你的手,亂罵別人、打別人、傷害別人時,是會違法被告的。」讓孩子理解父母訂下規則背後的教育意涵。
但是,以上對孩子的行為規範都只是「治標」,雖然可以暫時控制孩子的行為,但背後手足間的問題沒有處理,孩子還是會想方設法,用其他方法攻擊對方、尋找情緒抒發的出口。
因此我們還需要回頭「治本」。
這對兄妹間的爭吵常起因於「妹妹搶哥哥的玩具」,這是非常多家庭會出現的手足競爭狀況,而會有這樣的問題,十之八九是因為父母訂下的玩玩具規則「不夠清楚」或「不夠公平」,無法讓孩子信服,所以孩子才會自行解決;關於搶玩具的解決方法,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詳細介紹過。
依照實務的經驗,按照以上方法,從事先告知規則,事情發生時「溫和而堅定地」執行自然合理的後果,並在事後解決衝突的根本問題,一般來說經過兩三次的執行,孩子就能理解並且在規則上運行了。
不過,以上規則要行得通的前提是,大人平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身教,不能有錯誤的示範,如果大人平常也是用打、罵等方式要求孩子聽你的,那大人也就沒有威信感去教導孩子不能夠用這種負向的溝通方式。
講座中這位媽媽提到,妹妹除了對哥哥說之外,也很常對爸爸說「你是大便!」。但是在仔細詢問後,雖然孩子同樣是講「你是大便!」但背後的原因是不同的,原因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之後我會再寫一篇文章分享,敬請關注!
-
【10月份 正向教養線上講座】現正報名中
📢 Across闊思學院 阿德勒正向教養課
時間:10/23(六) 21:00~23:00
地點:本課程利用線上 Zoom 直播,活動開始前請先下載並安裝 APP。(報名完成後可於「報名成功通知信」加入課前學員 Line 群組,取得上課連結與會議室密碼。)
費用:免費 🆓
【📚 教養說書:書籍調查】募集中
很好奇有哪些書是大家想看而沒時間看的?看了卻看不懂的?或是看了卻不知道怎麼運用的?
歡迎在這裡留言分享你想聽的書籍:https://www.facebook.com/AdlerTaiwan/posts/694717884862942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