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leo2975

如何讓孩子在青少年時還能跟你無話不談?爸媽請練習「人大於事」

已更新:2022年7月27日

我的女兒四年級,是一個自信心低落的孩子,有時遇到挫折會打自己的頭,這樣的狀況讓我很焦慮,不管是溫柔地好好跟她溝通,還是很兇地要求她,都沒有效果。


對於女兒這樣的狀況實在太困擾了,我開始在網路上尋找正向教養的課程,看能不能在親子關係上重整,用有系統的方式走出這個死胡同。



之後我開始參與明德老師每週的實戰班課程,因為每週都有父母們提出問題的時間,在老師的提點下,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常常把「事情」看得比「人」重要


女兒放學回來之後,有蠻多事情需要處理,像是作業要寫、英文要背,過程當中女兒的情緒就會很多,但我只希望女兒能趕快去做她該做的事。


加上我的工作的時限壓力很大,女兒不斷地打擾讓我覺得好煩躁,在情緒不佳的情況下,兩人就容易有衝突,事情變得愈來愈糟。


後來在實戰班提出這個情況詢問老師,透過老師的分析才了解到,我容易對焦在「事情」是否有完成,而忽略了「人」的心理情感層面,所以女兒才會一直來「打擾」我,而她的打擾其實是表示她需要被看見、被傾聽、被了解,想跟我有情感的連結


老師告訴我,當爸媽能夠主動去關心、陪伴孩子,孩子就有被傾聽、理解與看見;她的情緒被接好,穩定住了,那她就不用花時間、力氣做其他「負向行為」來引起父母注意;她自然而然就會回到自己該做的事情上面。


後來我開始轉變我的心態,我選擇先看見她這個「人」,而不是一直對焦在她還有什麼「事情」要處理,當我刻意轉變心態後,我就看懂原來女兒一直「打擾」我,是因為她想跟我有連結,她想跟我分享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遇到什麼問題,想跟我說她的心情與想法。


因此我決定,女兒每天回到家後,我都要先跟她聊一聊,聽聽她的心情,了解她在學校是否有遇到什麼問題


一來可以滿足孩子情感交流與歸屬感的需求,二來若是在學校真的有發生問題,我也可以即時協助她情緒抒發與解決問題。


想不到開始執行後,一旦她聊完天,就會自動自發地去寫作業了,一部份是因為她內在的歸屬感獲得滿足;另一部份是她內心的糾結解開時,她就鬆了,鬆了之後她就自動地去做好她該做的事情。


相較以前都要三催四請,還很不甘願,而我要一直提醒也覺得很煩,情緒跟口氣也會愈來愈不好:「時間到了,為什麼還不趕快去寫?」親子關係常常處在很差的狀態。


其實每天只需要花十到十五分鐘,好好地傾聽孩子說話就足夠,並不會佔用父母太多時間;相較之下,沒有傾聽與回應孩子的需求,導致孩子做什麼事都要三催四請,做得不甘不願,而浪費更多時間在無效溝通上,也讓關係更不好。


-


以上是阿德勒正向教養實戰班中,一位媽媽的分享。


生活中,我們為了能把事情順利完成,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聚焦在事情是否完成上,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久而久之,與孩子的對話就只剩這幾句:作業寫了沒?趕快去洗澡、來吃飯、趕快去睡覺。


長期缺乏情感交流,與孩子的關係也愈來愈疏遠,彼此間的連結愈來愈細,甚至就斷線了。


等到有一天你想了解孩子、想跟孩子講講話,但這時孩子已經不想跟你互動講話了,彼此成為最靠近的陌生人。


其實只要每天花十到十五分鐘,好好地傾聽孩子說話,讓彼此的心是靠近的,情感是連結的,這是一個很值得、划算的「教養投資」。


-


最後,我也將這位媽媽的教養心得,獻給所有正走在成長路途上的爸爸媽媽:


學習正向教養的這段日子,透過老師的引導,我開始有更多時間反思自己的內在,過去已經很習慣的模式需要刻意鬆動與改變,才能讓我跟孩子的距離更靠近。


老實說在上老師的課時,內心都有很大的震撼,自己固著的信念被動搖了,難免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好?


但我一直記得老師說:「其實我們都在學習的路上,學習一定會犯錯。」


因此我也會鼓勵自己說:「沒關係,我只是還沒學會,就跟孩子一樣,我跟孩子都在學習,她在學習成長,而我在學習如何當個爸媽。我願意允許自己犯錯,也允許孩子犯錯,才不會太過完美主義、對自己很苛責。」


我原本的個性就是習慣自我批判,難怪小孩子也會退縮、沒自信,所以很感謝透過這個課程可以一步一步地讓自己更鬆一點,更多一些同理,也對自己有更多的包容與溫柔,看見自己其實也一直在進步,也用這樣的心情面對孩子,一起走在成長的路途上。


-


【阿德勒正向教養實戰班】持續開班中


正向教養可以有效地平穩父母情緒,以及減少與孩子的摩擦,建立「合作」式的親子互動,讓您與孩子輕鬆順利完成每日作業。


歡迎參與每週一次的線上實戰班,讓您的教養問題獲得「即時實際」地解答,並經由老師的示範與演練,讓您了解如何具體、實際地將正向教養運用在生活之中。




對課程有任何疑問請私訊我們,如有教養問題、煩惱也歡迎私訊詢問!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