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不堪負荷想離職?先想想你「溝通」了嗎?
- changleoleoleo
- 2021年9月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想要創造人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懂得「溝通」。
如果你不喜歡、不擅長與別人互動溝通,不僅無法透過人脈獲得額外機會,連原本的工作都可能產生危機。
在我的生涯諮詢案例中,有許多人在職場遇到的瓶頸,就是不知道怎麼跟上司、同事「溝通」,但是他們往往都只能看到表面的問題,而不知道其實關鍵是出在「溝通」上。
舉個很常見的例子:諮詢者E告訴我,他在工作上覺得自己負荷不了,開始會被主管責罵,跟同事相處也不好,因此想要離職。
進一步了解他負荷不了的原因後,我發現他其實是個個性很好、工作認真努力的人,能力也不錯,主管交給他的事他都能做得不錯,因此一開始進公司時,很受主管青睞。
但也就是因為他「很好用」,主管便把工作一個一個丟給他,權責模糊不清的、別人不想做的,通通丟給他做。
而E內心為了獲得主管的肯定,希望在主管心中留下好印象,因此也就不知道怎麼跟主管協調,只要是主管交給他的,不管是他份內的工作、額外幫忙的,他通通都接了。
隨著工作量愈來愈大,因為事情太多,工作事項的優先順序常被干擾,E的工作效率開始下降,工作成果也沒有以前好。
主管也察覺到了,開始會唸他最近工作成果不好、效率下降。
一方面因為工作量大到他承受不了,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明明很努力了,卻被主管否定,於是就萌生離職的念頭。
我告訴E:「你的問題其實是出在『溝通』,你不曉得怎麼跟主管溝通、跟同事協調,主管會怪你工作表現不好、工作效率下降,這是很正常的,因為主管根本搞不清楚你到底接了多少工作,多數主管都是這樣,他的心態就是希望你把工作完成,過程怎麼樣、你能否負荷,多數的主管並不會思考那麼多,因為他連自己的工作都忙不完了。」
因此,我教E怎麼跟主管溝通,協助他把所有工作內容都條列出來,包含他的主責範圍、後來接的工作、同事推給他的工作,並且請他與主管約時間討論。
後來主管看到那張表嚇了一大跳,很驚訝他竟然做了那麼多事情。
主管開始能夠體諒他,並且與E討論哪些是他比較擅長的工作,可以發揮到最好;哪些不一定需要他做,主管再分配給其他人,讓E把時間花在他最能持續產生效能的地方。
經過這樣的協商、調配後,一來是工作量降低、壓力下降,二來是工作表現提升,主管也重新回來肯定他,於是他想離職的心情就沒有了。
後來他在職場的發展愈來愈好,工作愈來愈順,也升上了主管職。
因此,在職場中,「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溝通順了,許多問題都能解決。
我們常常會怨嘆自己的努力不被看見,或是認為自己受到欺壓,很委屈。
但事實是,許多人因為畏懼溝通、不曉得怎麼溝通,而無法爭取自己的權益與機會。
「有效的溝通者,會為溝通雙方負起完全的責任。」
當你感覺到自己不被理解時,應該先回頭檢視:
1️⃣ 我溝通過了嗎?
2️⃣ 溝通了一次,失敗了,但是從失敗的經驗中,是不是可以找到改進溝通的方法?
3️⃣ 如果口頭溝通無效,改成更具體化的書面形式,對方會不會更了解我要表達的意思?
《這樣溝通,人人都挺你》一書中,作者提及溝通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連結」。從自我中心的思考,轉換到以別人為中心的思考,才是真正有效的溝通。
.
在職場上,除了要與主管、上司溝通外,大家應該也曾經遇過難以溝通的「同事」,像是被同事刻意刁難、工作事項互踢皮球等等的狀況,遇到這樣的情形,許多人為了與同事保持和諧的關係,總是自認倒楣、默默接受、敢怒不敢言,而不敢與對方據理力爭,甚至發生「衝突」。
但是,有的時候「衝突」是必要的,能夠維護我們的底線,他人也才願意尊重我們。
但如何進行有效衝突,是有策略與方法的。
之後我們會再寫一篇「如何與同事進行有效衝突」的文章,敬請期待!
-
【9月份 免費職涯線上講座】
📢 《這樣溝通,人人都挺你》二部曲
講師:張李明德 老師
時間:2021/9/25(六)10:00 -12:30
地點:線上舉辦(已報名者,我們會於活動前 1 天發送線上會議連結)
報名:活動報名連結會於近日發布,歡迎先按讚追蹤我們的FB粉專,獲得第一手的消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