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涯諮詢案例分享:打破限制性思惟

恭喜我的職涯諮詢個案(以下簡稱 A)找到工作了!

在這個時間點求職,是一段很不簡單的歷程,相當為她感到開心。


A 從事某專業領域的工作,上一份工作一做就是將近十年,卻毫無預警的被資遣。


她感到很錯愕、受傷,而且在接下來的求職過程中,又剛好遇到疫情影響;這一年多來有零星的面試機會,但都沒有錄取,讓她的資歷上累積將近兩年的空窗期。


被老東家資遣、找不到新工作的雙重打擊下,對自己愈來愈沒有信心。


想到自己的年紀已經超過 30,更是感到焦慮。


在與 A 的諮詢中,我發現她有許多的「限制性思維」,這樣的思維不僅讓生活中充滿了負面情緒,其實也是讓她裹足不前的原因。


她常被這些「限制性思維」困擾著,但其實多數都是「不合理」的,可以用更理性的想法破除它:


1️⃣ 被自己的「年齡」設限


A:我已經超過 30 了,感覺一般更喜歡找年輕人。


我:你應該把眼光放在自己的「年資」上,而且你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公司並不會僅僅看到你的年齡就拒絕你。


2️⃣ 擔心兩年「空窗期」會被不信任


A:我已經沒有工作那麼久了,人家會不會覺得我能力不好,才一直找不到工作?


我:找工作本來就是持續不斷的過程,尤其是現在的時代,人們換工作的頻率更高;有的時候因為環境影響(例如:疫情),使得求職變難一些,但還是找得到。只是你的「行動的次數」太少,成功機會本來就會跟著少。不斷的行動、更積極地投遞履歷,才能讓成功次數提高。


3️⃣ 這一年多來回應很少、面試也不成功,就會懷疑自己,覺得自己很差


A:投履歷也沒什麼回應,總共只有兩次面試機會,後來也都沒有消息,不知道自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我:當機會增加後,就得學習掌握機會。其實「寫履歷、自傳、面試技巧」都是一種技能,投履歷沒有回音、面試沒有錄取,並不代表你在市場上沒有價值,而是因為你並沒有掌握「行銷自己」這項能力。


在破除她的限制性思維後,我便開始協助她修改自己的履歷、自傳,我告訴她,寫履歷、自傳的核心重點就是「連結」:


✔️ 用「事件描述」的說故事方式,加入起承轉合的結構,從故事中展現自己的特質與能力,並且與企業的求職條件做連結,讓企業覺得她就是我們想找的人。


透過這樣的履歷、自傳改寫後,後續邀約面試的回應增加了,個案也變得更有信心。


不過面試又需要另一個技能了,當她開始有了面試的機會後,卻一連面試了好幾家都沒有成功,於是我們開始討論她面試過程中的「臉部表情」、「身體姿態」、「說話語調」、「應答方式」等需要修正的部分,也一題一題討論面試官會問的問題,進行模擬面試、反覆練習,讓她的神態愈來愈輕鬆自然,應答也愈來愈順暢。


之後她又去參加了兩場面試,很快的就找到了工作。


許多被資遣,或是求職不順利的人,都會在漫長的求職期對自己愈來愈沒有信心,而這樣的低落自我價值感也進而影響到求職的行動與結果,而讓自己長期困於這樣的負向循環中。


其實只要「找出自己的限制性思惟、打破它」,加上「不斷行動與調整」,提升了自身能力後,就能在一次次的正向回饋中建立自己的信心,再次肯定自己。



1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