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想轉職 / 培養第二專長,只靠線上課程可以嗎?—— 1

已更新:2021年6月10日

前陣子,一位朋友介紹他的孩子來進行生涯諮詢,諮詢個案(以下稱C)最近一份工作是行政職,她跟許多從事行政工作的朋友一樣,在做了幾年之後,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發展性」(其實這是一種迷思,推薦大家聽聽看大人學的這集Podcast),因此想要轉換跑道。



從前她就對室內設計很有興趣,因此便趁辭職後的這段時間,報名了現在很熱門的「線上課程」,這是一個蠻完整的課程,為期一年、近乎以全職的形式在學習,課堂也有一些實作作業。


然而,在課程結束半年的這段時間,C投過一些履歷,有零星的面試機會,但都沒有錄取。因此便來進行生涯諮詢,想知道怎麼做比較好。



我進一步詢問C在面試時的狀況,她告訴我,曾有面試官說她的作品程度比較低,還沒達到業界要求的水準。


大致上了解C的狀況後,我發現C就像許多跨領域想轉職,卻遇到挫折的朋友一樣,忽略了以下兩項重點:


1️⃣ 專長學習跟你想得不一樣:現在網路資訊很多,許多人認為在網路上看文章、看課程就可以學到很多了;但如果你是真的想要培養成能夠有收入的專長,甚至要跨領域轉職,這樣的學習方式是遠遠不夠的。


2️⃣ 轉職關鍵在於「人脈建立」:許多人認為轉職就是不斷的學習知識、技能、做出作品就好,卻忽略了課程學習時,知識技能只佔了 50 %,另外 50 %的關鍵點是「人脈建立」。



先來談談第一點吧,「有效學習」有四個階段:


1️⃣ 知道:透過網路文章、演講、影片等方式,知道了基礎概念;屬於單點、片段式的資訊吸收。

2️⃣ 了解:透過系統化的課程、讀書會;學習有架構、有系統的完整知識。

3️⃣ 會做:在實作過程中,學習者容易遇到困難、瓶頸,陷入卡關的狀態,這時若要進步,則需要一位「教練」。

4️⃣ 做到位:「教練」會透過提問、傾聽、分析與回饋來協助學習者看到自己的盲點,覺察問題、找出原因並提出有效對策;讓學習者把一件事情真正做到專業的水準。



C在室內設計領域中,透過線上課程達到「知道」、「了解」的程度,課程中也有不少實作作業,但是,實作要進步的最大關鍵就是需要「教練指點」


然而,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的最大差別就是少了實體的「老師」與「同學」,少了與老師面對面的機會時,實作所遇到的困難便很難及時討論、修正


舉例來說,大家以前都寫過作文,不管是在學校或是補習班,老師都會教你怎麼寫作文,但是有人能夠聽完老師的講解,就馬上寫出切題、優美、行雲流水的文章嗎?當然沒辦法。


一定是要親自寫出一篇文章,並且拿給老師看,透過老師給你的回饋與修正,才會在不斷的練習中,一次次的進步,達到高水準的程度。



所有的學習都是這樣的,當你開始「應用」一門知識、技術時,在實作中一定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在初期的時候,遇到的困難鐵定很多;如果想要快速提升,就需要一個厲害的「教練」。

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出自己的問題、盲點,遇到瓶頸的地方,一個經驗老道的「教練」可以針對關鍵核心給你指點,節省你自己摸索、嘗試錯誤的時間,快速吸收教練十年、二十年的經驗,這就是能夠展現與一般同儕不同成果的原因。


而且,教練已經走過你正在摸索的道路,他也可以跟你分享他的心路歷程,讓你在學習的路上更有信心,學習得更快速、更好。



但是跟教練學習也是有訣竅的。


有朋友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需要長期、密集的跟著『教練』學習?我不能等遇到問題時再去找教練詢問就好嗎?」


因為,學習時不可能只遇到一兩個問題,「即時」回報、「即時」討論修正,才是最快、最好的學習方式。


像是我自己現在在一邊學習、一邊錄製 Podcast 節目,有很多原本自己不懂的地方,我不可能諮詢一次專業人士的意見,之後做的就完全正確,在過程當中一定會有很多的小問題以及細節,是自己沒有注意到的。


如果你一直靠自己摸索,直到遇到問題、卡關了,才去尋求教練的指點,那這樣的學習方式太浪費時間,難以有多大的成效;即使有成效,也會把時間拉得很長,而出社會後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去修正、成長才是達到我們目標的最快速方式。



不僅如此,學習的「頻率」也很重要,學習應該要安排至少每週、或每兩週一次,超過兩週以上的學習,其實很難有真正的成效。


進行實作時,在兩週內一定會累積許多問題,就算學習者自己覺得沒問題,也會有自己所沒發現的盲點與改進空間。


因此透過每週(或最少不超過兩週)的學習,才能真正有效率的成長。



以上我們都在談教練對於「學習」的重要性,但是教練的功用其實不只如此。


培養專長、轉職的第二個關鍵點是「人脈建立」,而教練就是你最該把握的重要人脈

下集我們將來談談在跨領域轉職中,「建立人脈為什麼很重要?」「該怎麼獲得別人沒有的機會?」




5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