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順應環境過日子,卻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從出社會到現在三十幾歲,我碰到了幾次大環境的變動。


2008 年的金融海嘯,讓我從工程師轉為專案管理,整體來說適應得還不錯

最近因為疫情爆發,職務也有一些更動。我在工作上一直都蠻認真的,當環境變動時,我也能順應環境作出相對的選擇,沒有什麼太大的適應困難

但是近期感覺到,自己一直以來都是『被動順著環境』的,其實並不清楚我的人生想走的是什麼樣的路,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以上是《發現你的天職,設計你想要的人生》職涯講座中,一位夥伴提出來的煩惱。


這位夥伴也有一定年紀了,三四十歲,但還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是什麼,要發展的、開創的是什麼。


其實,這正也是他所擁有的「資源」,他這一二十年來都很認真工作,在工作經驗、專業能力上都有一定的累積,這是與二十幾歲、初出茅廬的青年不同的優勢。

但比較可惜的是,這些工作經驗的累積都是來自於工作上「被安排的」,並不是自己「有意識」的評估與選擇,就像是隨著「環境變動」而「隨波逐流」

這樣累積而來的經驗,就會比較跳躍、散亂、斷裂,缺乏了他自己「內在的脈絡與統一性」

如果想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想做的事、開創自己的路,很重要的是需要花時間,將過去的經歷開始做一些「回顧、整理、解構、分析、盤點」,找出過去的工作內容中,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部分;能力中哪些是自己擅長的、不擅長的;工作內容哪些是自己覺得有意義的、沒意義的。

解構完後分類、統整,才會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方向、要往哪裡走,而目前現有的資源是什麼,開始「有意識」地去朝那個目標前進。

像是思考下一份工作要換到哪個領域、產業,並且開始行動(如投履歷、尋找跨部門的機會),這樣一來,才是「自己決定要做什麼」,而不是被人家安排的。

也就不會工作了很多年,卻還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不過,在「回顧、整理、解構、分析、盤點」自己時,如果能搭配一些好用的工具會更好,像是「能力強項卡」,能夠讓你覺察自己「具備」與「想要使用」的能力是什麼;「好時光日誌」則可以紀錄在不同的活動中,哪些讓你特別投入/心不在焉,哪些讓你精神振奮/精疲力盡。

在解構與萃取的過程中,也需要一個專業的生涯諮詢師,協助釐清你所遇到的難題、內心真正的渴望的事,並且盤點現有的資源,與你一起討論出具體可行方法

我們提供專業的「一對一生涯諮詢」服務,目前第一次談話是不需要費用的。

【諮詢師介紹】張李明德 老師

已有 15 年以上專業訓練,超過 2000 小時的諮詢與教學經驗,自己也有實際走過「自我探索、找到方向、求職轉職、職場溝通與第二專長培養」等歷程,能夠快速掌握問題關鍵,與個案討論具體可行方法,協助個案解決生涯發展上所遇到的難題。

-

【免費職涯線上講座】現正報名中

🎙聲聲不息的聲音世界 —— 從廣播到Podcast的聲音旅程

講師:宛志蘋 老師

時間:2021/7/31(六)10:00 -12:00


地點:線上舉辦(已報名者,我們會於活動前 1 天發送線上會議連結)



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i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