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學習,是孩子成長的養分。
- leo2975
- 2022年8月1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2022年8月12日

叮咚!手機傳來新訊息的通知,我滑開手機螢幕。
實戰班的一位媽媽傳來的訊息:「明德老師午安,打擾了!參加實戰班後覺得獲益良多,除了跟孩子的應對,另外覺得最需要調整的是自己內心的安定,接下來也想繼續跟著老師學習,報名半年期的實戰班……」
這位媽媽是上個月新加入的新學員,起初先報名了一個月的課程,是位積極學習的媽媽,看到她決定要報名半年期的課程繼續學習,讓我很感動也十分好奇她的收獲。
我回傳了訊息詢問她:「好奇妳參加了一個月的實戰班,有哪些的學習與收穫,讓妳想從月繳改為半年繳?」
「收獲很多耶!有時候雖然不是自己的問題,但在聽別人的問題時,會有:『對對對,我家也是這樣!』的共感。除了心裡安慰外,對自己的作法也可以調整……」隔天早上收到媽媽的回覆,點開訊息就洗滿我整個手機畫面,她打了好大一篇訊息回覆給我,十分仔細的說明自己的收獲。她說的沒錯,這也是實戰班學習的好處之一,從別人的親子互動中彼此學習成長,在群組裡互相討論,在實戰班的學員們都是屬於「成長型心態」的父母,很樂於經驗交流與分享。
這位媽媽過去飽受「手足競爭」、「引起注意」、「無法遵守規矩」……這些問題困擾,這也是許多孩子常見的錯誤目標行為,只要大人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及「需求」,運用「七步驟」建立生活常規,就能讓孩子逐漸減少這些令人困擾的行為和舉動。
字裡行間中我感受到她的積極認真,甚至還條列式的記錄下這一個月來的改變。
媽媽寫道:
「1. 建立吃飯規矩。現在要吃飯時姊姊會自己訂鬧鐘,雖然有時還是會跑下來,但是提醒後就算不甘願還是回到座上這週升上中班甚至自己把吃飯時間從45分鐘調整成40鐘,姊姊說因為她長大了吃的比較快。吃飯時間縮短後也多了更多時間玩樂,我也可以把東西整理不用等到他們睡覺水槽還一堆碗要洗。」
「2. 少量多餐、主動出擊,雖然因為爸爸工作時間長,很難挪出單獨給姊姊的時間,但是藉由『少量多餐、主動出擊』,姊姊比較不會用欺負弟弟的方式吸引我的注意,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對姊姊的關注。」
「3. 設下底線,不被孩子牽著團團轉,有時姊姊在哭鬧時為了確認我還愛她,會提出一些我不想做的要求,以前會陷入『到底要不要幫她、讓她安靜』『但是就不想什麼都順著她』這樣的兩難,搞得自己心情煩躁,現在會先設立好自己的底線,如果她的要求不合理,我不會做,但可以陪她引導她自己完成,這樣在她哭鬧時也比較能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被帶走。」
「4. 去除自己不合理的期待。關於弟弟打人,本來是讓姊姊可以自己約束弟弟的手,現在約束的部分仍然由我來執行,也跟姊姊說要懂得保護自己,弟弟如果要抓他打他,可以跑開跟阻止,再告訴媽如果玩不想被弟弟碰到的東西可以到床上,或弟弟拿不到的地方玩。自我檢討後覺得讓姊姊約束弟弟是自己便宜行事,因為發生太頻繁懶得管,小孩一起玩時自己也想在一旁放空一下,反而把這個責任丟給姊姊,弟弟還無法理解打人跟被約束的因果,大概很莫名為什麼自己一直被抓。」
「另外就像老師說的,正向教養的學習需要長期才能看到效果,既然決定用正向教養的方式,也想給自己一個機會、一段時間,看看自己跟孩子間的改變。現在每當有衝突,會更仔細去觀察孩子(為了之後提問努力記錄),發生問題也會想到:『之後可以請教老師!』心裡更安定些,雖然還是常常爆走,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努力的就是了!」
看到媽媽寫的內容,感覺得到她在短短一個月內的收獲頗豐,讓我很感動,這也是我持續教學最大的動力!
實戰班是線上的團體課,不同於一般課程的好處是可以「聽聽別人、想想自己、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這樣成長速度也會比較快、比較好。這位媽媽的調整速度算蠻快的,所以孩子也進步得蠻明顯!我一直強調正向教養要真的能「有效果」,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持續練習」,在實戰班我會一步一步的帶著父母練習,不間斷的在生活中運用,就能一直進步與改變,才不會走教養的回頭路。
我常跟父母們說:「父母改變有多快!孩子的改變就有多快!父母改變有多大!孩子的改變就有多大!只要父母調整態度與方法,孩子也就會跟我們合作,就能大幅減少親子衝突,孩子越來越能理性溝通,也會感受到孩子長大了的欣慰感跟成就感。」
一個能夠省思且願意為孩子學習與調整父母,在華人社會來說,非常難能可貴,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與禮物。
而這一切努力的成果,不只是父母的收獲,更是孩子成長的養分。
-
*本文經實戰班學員同意分享*
-
【阿德勒正向教養實戰班】持續開班中
我們的實戰班可以有效地平穩父母情緒,以及減少與孩子的摩擦,建立「合作」式的親子互動,讓您與孩子輕鬆順利完成每日作業。
歡迎參與每週一次的線上實戰班,讓您的教養問題獲得「即時實際」地解答,並經由老師的示範與演練,讓您了解如何具體、實際地將正向教養運用在生活之中。
對課程有任何疑問請私訊我們,如有教養問題、煩惱也歡迎私訊詢問!
#張李明德的全人教養學
#正向教養
#阿德勒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