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leo2975

如何引導孩子面對失敗,而不是為失敗找藉口呢?


如何引導孩子勇於面對失敗,自我提升,而不是找藉口呢?


在日常教養中,家長們或許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在比賽或活動中沒有達到預期的表現,於是開始為自己找藉口。例如,他們可能會說:「今天精神不好,所以沒表現好。」或者「因為我手扭到了,所以才輸了比賽。」


這些說法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合理的解釋,但實際上卻反映出孩子對自我價值的焦慮。那麼,大人又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幫助他們面對失敗,並避免陷入找藉口的情況呢?


📍人事混淆:藉口背後的原因

那孩子為什麼在失敗時,會產生對自我價值的焦慮呢?是因為「人事混淆」,「人事混淆」無形地潛藏在生活的各個面向之中,什麼是「人事混淆」呢?就是將自己的「外在行為表現」(事)與自己的「內在自我價值」(人)連結在一起。

因此,當孩子表現出色、獲得讚美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人,反之,當孩子表現不好、沒有獲得讚美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

因為沒有人會想要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沒有價值」的人,所以,孩子才會在外在表現不好時,立即自動化的尋找藉口,來防衛「不是我不好」,是其它的原因造成的,藉此保護自己的自尊心,來減輕內在擔心不被喜歡、不被認同的壓力和焦慮。


📍人事分離:幫助孩子擺脫藉口的思維

那要如何幫助孩子擺脫「人事混淆」的思維模式,而能勇於面對失敗,自我提升呢?

父母可以透過言教與身教,給予孩子「人事分離」的概念,所謂人事分離,就是讓孩子理解,他們的外在行為表現(事),與他們的內在自我價值(人)是分開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外在行為表現好不好,與他們這個人有沒有價值與被不被喜愛,是沒有關連的,也就是,「人歸人,事歸事」。

因此,即使孩子在某次活動中失敗,或是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這並不代表你就是不好的、沒有價值的。

當孩子不需要找藉口,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玻璃心),來防衛「不是我不好」、「不是我沒有價值」的擔心和焦慮,也就是不需要內耗。(很多人的人生,都是耗損在不斷的內耗之中,而無法發揮內在潛能。)

這樣孩子就能夠自在地接受失敗,接受這次表現不理想,也能勇敢地直接面對自己的不足,進而更積極地尋找幫助,與接受能讓自己進步的觀念與方法。


👉👉正向教養這樣做:用建設性對話,與孩子探討如何進步。

在生活中,當父母們遇到孩子,因失敗找藉口時,我們當下可以怎麼做?


一、避免任何批評、指責與否定的語言。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們要避免給任何批評、指責與否定的語言,因為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更不好,更強化孩子的「人事混淆」,更讓孩子想要找藉口。


二、不需糾結於孩子找藉口

其次,父母們也不需糾結於孩子找藉口,因為逼迫孩子承認自己找藉口,並不會讓孩子之後不再找藉口,也無助於讓孩子接受失敗、面對不足,甚至還會有反效果,因此,對於無效的教養方式,就不用再做了,不然做了更糟糕,也破壞了親子關係。


三、運用建設性對話,父母可以這樣說

第三、當孩子能夠自在地接受失敗,能夠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不足時,父母這時就可以運用建設性對話,與孩子探討如何改善與進步。

父母可以這樣問孩子:「你覺得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錯?哪些方面可以再加強?如果你希望讓自己更進步與變強,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這樣的對話,可以幫助孩子將注意力從自尊心的保護,轉移到實際的行動上,還能引導他們積極面對挑戰,並尋求有效的改進方法。

父母可以和孩子討論:「是否要增加練習時間,或者尋求專業指導?」,通過具體的行動計畫,來讓自己變強、變更好。


🌟在挫折中成長,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失敗和挫折。然而,這些失敗和挫折並不可怕,只要幫助孩子學會面對失敗,並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在挫折中成長,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近期活動

張李明德的全人教養學


🔸實體讀書會🔸

晴耕雨讀小書院

《阿德勒的幼兒教養課》讀書會

2024年

9/6(五)、9/20(五)、10/18(五)、10/25(五)、11/8(五)、11/22(五)

詳細資訊及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jXaDfXC3wtinHUeL6


🔸線上讀書會🔸

《阿德勒的幼兒教養課》線上讀書會

2024年

10/3(四)、10/17(四)、10/31(四)、11/7(四)、11/21(四)、11/28(四)

詳細資訊及報名表單

1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aire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