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班Q&A精華分享
- leo2975
- 2023年7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每周上課的實戰班,滿滿都是精華!!小編每次上課都有好多收穫,這次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案例,也許能為有同樣困擾的爸媽解惑~
Q : 孩子已經高年級了,但在超市推推車撞到爸媽的腳,只說沒看到、也沒有道歉,爸媽有點生氣,要求孩子暫停推車,並且想想該如何下次不要再撞到別人,但孩子態度消極,該怎麼辦?
A : 孩子沒有道歉,是因為過去犯錯時,父母師長常用比較嚴厲、或情緒化的口吻溝通,像是「你到底在幹麻啊?眼睛在看哪裡?」、「都這麼大了,還會撞到人?」
指責,導致孩子感受到"我很差、我是錯的"。孩子陷入"人事混淆"的狀態,當孩子一犯錯,將會連結到我很糟糕的感受,為了迴避這樣的感覺,就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道歉。
該怎麼辦呢?
父母親在孩子犯錯的當下,可能被孩子撞到很痛,不需要太大的反應和言語上的指控,減少孩子內心的罪惡感。單純、就事論事地跟孩子說:「你撞到我了,可以跟我說對不起嗎?」
如果孩子過去長期處於犯錯立刻被罵的狀態,一開始要調整會較為困難,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好而升起防衛狀態;若孩子當下不願意道歉,也不須勉強。
事後,彼此回到情緒穩定時,用溫和、好奇的態度詢問孩子:「你今天在超市推推車撞到我了,當時怎麼了呢?」了解、同理孩子的狀況後,再跟他說:「可以因為撞到我這件事,跟我道歉嗎?」
只要孩子沒有感受到被責怪、批評,有了"人事分離"的概念(事情沒做好,調整做事的方法就好;和我這個人好不好沒有關係)就自然願意道歉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