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leo2975

孩子常愛計較,抱怨不公平,該怎麼辦?


「為什麼姐姐有新衣服,而我卻沒有?你們偏心啦!」家中的的孩子很容易計較抱怨不公平,當看到另一個手足有的東西一定吵著要,像玩具、衣服等甚至是小如葡萄乾的食物,若是大寶吃2顆,而小寶只吃到1顆時就會情緒崩潰。

爸媽常被孩子這種斤斤計較小事的行為搞到很煩,一直跟孩子說不要這麼愛比較,每個人有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是什麼都要跟另一個手足一樣,而且有時候就是沒辦法公平分配。但這些說明或教導還是沒用 ,孩子依然不斷出現不給就用「灰」的來抗議的狀況,該如何處理呢?


【問題解決指南】


解方1.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每個孩子都渴望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會在乎自己是否被重視或公平對待,這是人類基本的歸屬感需求。


孩子常會把父母給物品的多寡,來掂量及解讀自己在父母心中被愛或被重視的份量。因此當看到手足得到比自己還要多的物品而自己卻沒有,或是得到比較少時,自然容易升起比較的心態而出現想爭取或抗議不公平的行為。


若父母只是一味處理表象的競爭比較行為,以說教來要求孩子或責備孩子小心眼愛計較,除了會加重手足間的競爭外,孩子心裡也會更加不平衡,累積久了就爆炸。


自主性高的孩子可能會認為父母偏心,心有不甘而製造更多更激烈的抗議行為來爭取,但這樣的行為反而讓大人更覺得孩子超愛計較、很難搞。


而內向順從的孩子可能會認為愛計較是自己的錯,甚至解讀成自己不重要、不被愛而放棄爭取,未來長大進入職場遇到不公平的對待時,也很容易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而委曲忍耐,不敢表達。


解方2.同理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抱怨不公平而哭鬧時,父母可以先同理他的情緒,例如孩子說:「為什麼哥哥有2顆葡萄乾,而我只有1顆?不公平!不公平!」父母可以回應:「哥哥有2顆葡萄乾,而你只有1顆,你覺得不公平,很生氣對嗎?」

當父母可以接住孩子的情緒,孩子覺得被理解而不是被責備,情緒就會緩和下來。



解方3.溝通討論,解決問題

當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後,爸媽再和孩子討論問題為何?如果只是少給了,就補給小寶同等的數量;如果是東西量不夠或無法平均分配時,則需溝通處理方法。例如葡萄乾若只剩3顆,各分1顆後剩下1顆是先給大寶還是小寶,明天買再補給另一個人,還是多出來的給爸爸或媽媽吃?


或者也可以和孩子討論說明父母的考量,例如買衣服的預算不夠,下次一定先買他的,或是買衣服的當下剛好沒有他的尺寸等等。


當父母真的很為難,有時候我們真的無法做到完全的公平,但滿足孩子的歸屬感遠比擁有物質來得更加重要。


讓孩子知道你在乎他的感受和需求,他在你的心中和其他手足一樣平等重要,相信你會公平的處理事情,這些手足競爭計較的行為便會減少。同時,這個過程也是教導孩子學習如何為自己爭取權益及理性溝通解決問題。








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aire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