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業,到底是誰的責任?

  • leo2975
  • 2022年9月1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開學了~許多爸媽是不是鬆了一口氣,孩子終於交給老師了呢?

但,緊接而來的是,學校的課業與作業啊!


孩子回到家,好不容易有個放鬆的機會,說什麼都想玩一下;

好不容易玩夠了,終於坐在書桌前,卻開始分心、發呆、玩橡皮擦;

眼見時間不斷地在流逝,心好急,忍不住催促,「你快一點啊!分什麼心!回到家這麼久了,你還沒開始寫作業!!!」


使出緊迫盯人外加懲罰的手段:「給我在一個小時內寫完所有的作業,沒寫完不准吃晚餐!」

祭出獎勵來誘發孩子速度加快:「如果你可以在一小時寫完的話,今天點心加碼吃冰淇淋!」


可是,有時候忙著手邊的事務、怎麼可能天天坐在旁邊盯?

可是,一旦家裡沒了冰淇淋、沒了獎勵,孩子是不是就不想寫作業了?


天啊!怎麼這麼累,到底是孩子的作業、還是我的作業?!


只要我們顯得比孩子更積極、主動,孩子就感受到責任落在爸媽身上,反正有人催、有人盯,我慢慢來就好,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所以,我們要把責任歸還給孩子,首先一定要忍住心中的著急,讓自己靜下來,先做好責任歸屬:

哪些是我的責任、哪些是孩子的責任?

身為父母,有引導、教育、生活習慣養成的責任,

而寫功課、執行生活常規是孩子的責任;

可以讓孩子有選擇,但選擇後,父母就不要插手,確實讓孩子承擔起自然合理的後果。


釐清作業是孩子的責任,就和他說明清楚:「寫作業、簽聯絡簿、考試,是你的事、你的責任,我想你有能力做好的,現在交給你去完成。如果不會,可以找我討論,我會陪你找到解決的方法,完成你的任務。」


我們把責任歸還給孩子,過程中可能將有一段陣痛期,孩子心裡會試探,確認父母是否真的放手了? 還只是嘴巴說放手,但心裡依然不相信孩子可以自我負責,行為上忍不住提醒、催促孩子呢?


若陣痛期孩子出現以下情況,依然故我的拖延、分心,作業時間結束後,無論有沒有寫完,我們就要求作業準時收起來;或是忘記簽聯絡簿、漏寫作業等等各種的狀況,就讓孩子去學校承擔後果。這時候,千萬記得不要說教或責備,例如:「我不是提醒過你了!怎麼又忘記了啊!」


取而代之,用溫和的態度來和孩子討論:「昨天漏寫作業了呀,為什麼會這樣呢?你有想要記得嗎? 」當孩子有意願改善,再進行下一個對話: 「我們來討論,看看該怎麼辦,可以讓自己記得完成所有作業~」讓他感受到我們放手但不是放棄,一起討論的合作關係,爸媽和他站在同一陣線,一起想辦法!


從小,就讓孩子養成主動負責的習慣,身為爸媽的我們,則是在身旁等待,給予支持、鼓勵;在孩子需要時提供協助,讓他一步步養成習慣、提升自己的能力,培育出自律負責自信的孩子!

 
 
 

Commentaires


文章: Blog2_Post
  • Facebook

©2020 by 張李明德的父母教練學.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